2012/5/1 16:41
7月18日,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野生救援協會”就鯊魚在全球面臨的種種威脅發(fā)布報告:由于魚翅消費量大幅度上升,鯊魚漁業(yè)已經導致鯊魚種群數量銳減,非法漁船進入海洋保護區(qū)和其他國家水域偷獵鯊魚的現象也愈演愈烈。
野生救援協會曾出資在中國16座城市中進行了調查,一共涉及24000名受訪者,調查發(fā)現,有35.1%的受訪者在去年曾消費過魚翅。野生救援協會主席史帝夫指出:“如果這一調查的結果反映了中國城市地區(qū)的普遍情況,那么,這意味著中國已經有約一億左右的消費者。這些消費者中的絕大部分人僅僅是在過去十年中才有能力消費魚翅的。值得我們觀注的是,這種消費規(guī)模是不可持續(xù)的,鯊魚物種和種群的數量已經出現嚴重下降”。
此前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制作魚翅羹每年要消耗大約四千萬只鯊魚的鰭。鯊魚鰭的需求量激增,而鯊魚的供應量卻在減少,而且,鯊魚鰭的需求量現在遠遠超過了鯊魚的供應量,同時,消費者對鯊魚鰭的需求導致了全球漁業(yè)普遍存在“在海上切鰭的行為”(即鯊魚的鰭在漁船上被切割掉,然后將鯊魚的尸體丟棄在海里)。有110種鯊魚物種的生存狀態(tài)現在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面臨威脅”或者“易危”,據認為,有些鯊魚種群的數量在過去十五年中銳減90%。
由于偷獵鯊魚的行為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周圍的海域非常猖獗,厄瓜多爾已經禁止出口鯊魚鰭。但是,該國在六月份繳獲了18000只鯊魚鰭,這些鯊魚鰭本來是要經過秘魯走私到亞洲的。在2006年,印度尼西亞有365只漁船因從事非法捕撈鯊魚的作業(yè)而在澳大利亞海域被扣押,它們中的絕大多數漁船都有“海上切鰭”的行為。
野生救援協會此次發(fā)布的報告題為“物種滅絕——鯊魚在全球面臨的種種威脅”,該報告指出,現有的針對鯊魚的保護措施并沒有發(fā)揮作用,因為這些措施的重點幾乎全放在對鯊魚的供應進行管理,而對如何控制不可持續(xù)的需求還沒有任何舉措。本報告指出,只要鯊魚制品(特別是魚翅)的高價和高需求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這些保護措施很可能是收效有限的。野生救援協會的報告強調指出,對于鯊魚面臨的各種威脅、海上切割鯊魚鰭行為造成的浪費和以鯊魚為捕撈目標的非法漁業(yè)的嚴重程度等問題,消費者的了解很少或者一點都不了解。
野生救援協會執(zhí)行總監(jiān)奈彼德表示:“調查結果顯示,對于要大大加強針對鯊魚的保護和管理這一問題,中國公眾的態(tài)度是很支持的。如果中國的消費者繼續(xù)按照目前的速度消費魚翅,那么,在未來十年,鯊魚的數量將在全球范圍內銳減。鯊魚已經生存了近四億年,但卻有可能在一代人的時間里因為一種奢侈的食品而滅絕,這真是一件既令人悲哀又具有諷刺意義的事情”。
中國國內現在對鯊魚問題越來越關注了,例如,去年中國舉辦了有關漁業(yè)管理的會議,姚明已宣布他今后不會再消費魚翅。史帝夫表示:“在保護鯊魚方面,中國是可以為全球發(fā)揮帶頭作用的。對于我們是否能在未來確保鯊魚種群正常生存和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健康運轉,關鍵在中國。鑒于全球魚翅貿易中可能有95%的貿易量涉及到中國,有關政府部門可以在中國對全球魚翅貿易狀況進行監(jiān)督和管制”。
那些倡導保護野生動物的人士已經提出,中國如果愿意在保護鯊魚方面為全球發(fā)揮帶頭作用,可以首先規(guī)定在2008奧運會涉及的各項活動和所有政府應酬活動中不得消費魚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