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6 10:02
導語:十一長假過后,不少市民發(fā)現,超市的袋裝鮮奶供應明顯增加,但部分產品的價格有所上漲。而進口牛奶則頻頻促銷,吸引消費者購買。業(yè)內認為,袋裝奶漲價源自“奶荒”。
走訪:斷頓又漲價 市民轉向進口奶
“前陣子老是買不到伊利奶,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袋居然漲了1毛5。”市民趙先生說,休了一個長假回來,最大的變化是家門口的超市能買到袋裝鮮奶了。但他發(fā)現,一箱25袋的牛奶比之前貴了近4元。
而在華聯BHG、家樂福等超市,產自德國的1升裝純牛奶,標價為每盒15元,但購買第二盒可打5折,平均下來,一盒11元多。
“進口奶的銷量漲了30%?!奔覙犯3邢嚓P負責人說,進口牛奶的價格呈下降趨勢,很多比國產奶還便宜,購買的市民自然越來越多。
袋裝奶價格比年初漲兩成
記者上午從伊利、蒙牛等奶企了解到,液態(tài)奶調價是從8月份開始的。蒙牛表示,百樂包(袋裝)的純牛奶和功能牛奶的價格進行了調整,平均漲4.9%左右。但后來袋裝奶出現缺貨,增加供應后,調價近期才傳導到終端。
全國農副產品和農副價格行情系統(tǒng)監(jiān)測顯示,8月份以來全國袋裝純牛奶價格漲速明顯加快,與年初相比,10月9日袋裝牛奶價格整體上漲9.1%。而北京地區(qū)的漲幅為25.4%。
分析
液態(tài)奶漲價源自“奶荒”
一家乳企負責人表示,目前袋裝奶漲價又缺貨的原因是生鮮乳價格上漲,收購量嚴重不足。去年該企業(yè)收購生鮮乳每公斤是3.5元,今年收購價已經漲到了5元/公斤,就這樣還要到處去搶奶源。
乳業(yè)專家王丁棉則認為,原奶收購價上漲,主要是因為對奶源的爭搶。
由于恒天然事件,國內一些企業(yè)沒有找到新的奶源地來替代,于是轉向爭搶國內原奶市場。面對突增的需求,并且奶牛數量也在逐年減少,而袋裝奶的利潤最低,在“奶荒”情況下,廠家自然要優(yōu)先生產高利潤的“高端產品”,所以袋裝鮮奶現在上市量少,價格還上漲。